——2016年1月13日在吉林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過去五年是城鄉面貌變化明顯的五年。累計完成城建投資1294億元,建成5座跨江大橋、146條主次街路,城市綠化美化亮化景觀特征更趨鮮明,建成區面積擴大到185平方公裡,新建改建各級各類公路2827公裡,山水相連、佈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現代化城市空間結構形態加速形成。組織實施節能減排、低碳城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一批國傢試點示范,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成果顯著。五縣(市)發展能力持續增強,特色鮮明的縣城新形象進一步展現,一批省市試點鎮、中心鎮發展步伐加快,新農村建設取得新成效。

(四)突出抓民生事項,惠民生成果明顯。總投入130億元的111項民生實事全部完成。城鎮新增就業9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68萬人次。城市、農村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455元和每人每年2750元。2.1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全市企業退休(退職)人員養老金實現“十一連調”,年均增幅12.6%。爭取國開行98億元融資貸款,建設棚戶區房屋126.8萬平方米、回遷安置1.6萬戶。完成“暖房子”改造178萬平方米。啟動環衛工人工資三年提升計劃,並提供免費早餐。新增養老床位2200張。新購置公交車350臺。新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58處,解決11.6萬居民飲水安全問題。完成8個遊園廣場綠化改造,建成10個特色花卉園。城市飲用水源工程啟動,松花江流域整治行動大力實施,清收還林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累計投入資金3.7億元,全面鋪開農村環境“六清”整治行動,廣泛開展“溫暖傢庭、整潔樓道、和諧社區、暢通街路”創建工作,95%的行政村和小區環境面貌發生明顯改變。國傢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獲批創建。高標準承辦第24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大幅提升。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9個縣(市)區一次性高標準通過國傢評估驗收。市中心醫院二期、人民醫院三期等一批醫療惠民項目完工,建成標準化村衛生室418所,城鄉醫療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過去五年是我市應對復雜挑戰、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五年來,我們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紮實進取,奮力拼搏,“十二五”發展任務順利完成,經濟社會發生瞭深刻的歷史性變化。

各位代表,新一輪振興發展的征程已經開啟。讓我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團結和依靠全市人民,以更高的標準、更實的作風、更大的擔當,埋頭苦幹,奮力作為,加快建設“六個吉林”,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昂首邁進!

堅持依法行政,切實維護法律權威。嚴格按照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履行職權,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全面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落實重大行政處罰備案制度,切實提高行政執法質量和水平。完善國傢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辦好“政府法治大講堂”,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把依法行政落實到政府工作全過程。

回顧五年的奮鬥歷程,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推進吉林市振興發展,必須牢固樹立全市一盤棋思想,堅決在市委的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支持下,緊密團結全市上下,眾志成城,克難攻堅,凝聚起謀發展、促振興的強大合力;必須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咬定既定目標不動搖,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一以貫之,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必須善於抓住發展的“牛鼻子”,找準突破口、選準著力點,集中力量謀大事、幹實事,用重點方面和關鍵環節的率先突破帶動全局整體躍升;必須強化務實創新作風,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幹事狀態,以披荊斬棘、破浪前行的開拓精神,不斷推進各項事業向前發展。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發展成就來之不易。經濟社會取得的每一個成果,城市建設發生的每一處變化,百姓生活得到的每一點實惠,無不飽含著方方面面的關心與支持,無不凝聚著全市人民的心血與智慧。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勞動在各個崗位的全體市民,向所有關註、支持和參與吉林市建設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盡管外部形勢錯綜復雜,但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落實省委“三個五”戰略和“五大突破”要求,以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目標,以新一輪振興發展為主題,以轉型升級為主線,堅持改革創新,堅持“四化”聯動,全力打造旅遊文化名城、新型產業基地和生態宜居城市,加快建設創新吉林、法治吉林、生態吉林、開放吉林、文明吉林和幸福吉林,加速邁向富裕和諧宜居的現代化大都市。

抓好支柱產業升級。圍繞“補鏈”,構建丙烯及聚氨酯產業鏈,啟動康乃爾60萬噸甲醇制烯烴項目,彌補乙烯、丙烯等基礎化工原料缺口,帶動下遊吉神30萬噸環氧丙烷、聚源40萬噸聚醚、眾鑫化工和博海生化18萬噸環氧乙烷項目產能釋放;完善基礎化工產業鏈,開展中油吉化汽油國V升級改造,實施乙二醇改產環氧乙烷項目,推進原料藥、阿巴卡韋中間體等產品提能擴產;拓展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鏈,啟動大地化工硫磷鈦循環利用項目,推進瀚禹化工二萘酚等綜合利用項目,促進資源可循環、再利用;發展生物質化工產業鏈,深化與中糧、綠能等公司合作,加快建設生物質顆粒燃料、秸桿制沼氣等生態環保示范項目,下力氣在秸桿轉化上取得實質性突破。圍繞“上量”,提高整車產能,全力推進一汽大眾DY整車項目上半年開工,一汽吉林汽車微卡合作項目達到2萬輛生產能力;帶動汽車配套產業發展,著力引進大眾系列核心配套企業,加快萬豐奧威50萬套鋁鎂合金汽車結構件、奧貝球鐵二期等項目建設,吉星1500萬條半鋼子午線輪胎、龍山車橋主減速器等產品實現批量生產。圍繞“轉型”,啟動吉林鐵合金、吉林炭素異地搬遷,推進80萬噸鐵合金冶煉、12萬噸碳素及制品等技改升級項目合作;鞏固建龍300萬噸鋼鐵生產能力,支持鈺玲瓏等管件企業、北工等鋼構企業擴大產能,加強與杭簫鋼構等國內知名企業合作,提高鋼材就地轉化率。圍繞“提質”,推動新加坡獅誠嬰幼奶粉生產、德生牧業肉雞屠宰加工等重點項目盡快落地,扶持東福、宇豐等龍頭企業做大做強,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

過去五年是社會民生事業全面進步的五年。累計投入610億元,一大批民生事項和惠民工程高質量完成;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是2010年的1.71倍、1.77倍,年均增長11.3%和12.1%。累計新增城鎮就業48萬人,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在全省率先實現全覆蓋,成台中月子中心推薦為我國北方地區第一個全城“暖房子”城市。基礎教育、職業教育保持全省領先,公共衛生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競技體育實現奧運金牌“零突破”。社會安全穩定局面持續鞏固。

——重點項目工程建設力度加大

(五)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為城市轉型發展營造高效政務環境

——突出特色資源優勢,全力建設旅遊文化名城

二、今後五年重點發展任務

各位代表,剛剛過去的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困難矛盾集中顯現的復雜環境,我們按照“三個率先”發展要求,精準發力,克難攻堅,較好完成瞭年度160項目標任務。

抓好服務業躍升。促進服務業擴大規模、提檔升級,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5.4%。發展現代物流業。加快增益吉林內陸港、煤炭精洗及物流園等建設進度,完善保稅物流中心功能,推進博宇醫藥物流園區運營達效,危化品運輸服務中心啟動運行。發展現代金融業。以建設省級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為引領,新引進域外金融機構2傢、設立村鎮銀行2傢、新增上市和掛牌企業10戶;支持銀行業擴大信貸投放規模,力爭實現重點項目貸款700億元、中小微企業貸款410億元。發展商貿流通業。推進東北亞果蔬批發、中凱傢居建材港等交易市場建設,促進亞琦國際物流商貿城、百業國際五金汽配城形成集聚效應,加快實施萬達城市廣場、河南街商業中心等區域商貿項目,支持福源館、新興園等老字號企業向連鎖化、集團化方向邁進。發展電子商務。深化與阿裡巴巴、京東等知名電商的戰略合作,抓好跨境電子商務園區、淘寶特色中國·吉林市館擴建等項目,擴大“一網全城”等本地電商的區域影響力,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進企業、進社區,全市網絡零售交易額增長30%以上。發展房地產業。優化開發結構,加快房屋產權辦理,打通回遷安置與商品房市場通道,發展房屋租賃市場,進一步激活二手房市場,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

——重點工作推進措施有力

堅持科學理政,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施行市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規定和咨詢工作規則,突出發揮好市決咨委智囊作用,進一步提高政府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水平。以減程序、減費用、減時限為重點,全面清理行政審批、公共服務和中介服務,完成網上政務大廳建設,啟動重點投資項目在線審批“單一窗口”試點。開通城市門戶網站,搭建政務雲平臺。推進公共資源交易管理體制改革,建立與縣(市)互聯互通的全過程電子化交易平臺。實施政府重點工作目標網格化推進和扁平化管理,確保政府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二)突出抓產業升級,調結構取得新進展。著力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端延伸發展,眾鑫化工12萬噸生物法環氧乙烷等一批重大技改項目竣工投產,一汽大眾DY整車項目成功落地,吉林鐵合金、吉林炭素重組和搬遷改造紮實推進。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華微8英寸智能芯片等100個項目加快建設,培育科技“小巨人”企業144戶,100種新產品實現規模化生產,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工業比重上升4.3個百分點。大力提升現代服務業水平,霧凇西路服務業集聚區投入使用,哈達灣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展現新形象;九天、吉化等重點物流企業保持良好發展態勢;雲計算產業中心初具規模,軟件服務外包業收入增速保持在40%以上;7戶企業掛牌“新三板”及區域股權交易市場,引進域外金融機構3傢,村鎮銀行實現縣域全覆蓋,銀行業貸款餘額增長15%。統籌發展現代農業,建成1803項水利設施工程,糧食產量穩定在110億斤階段性水平,畜牧業、園藝特產業產值分別增長7.6%、16%;新晉市級以上龍頭企業28戶。推動長吉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建設,32個規劃編制基本完成,192項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開工;萬昌、孤店子現代農業先導區建設成效明顯;中新吉林食品區食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深入推進,吉林大米成功出口新加坡;二臺子機場改擴建項目進展順利,山河科技通用航空輕型運動飛機組裝下線;職教產業園區建設加快,全省首個B型保稅物流中心建成。

過去五年是改革開放成果豐碩的五年。紮實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一批制約發展的深層次矛盾有效破解,經濟體制改革富有成效,社會體制、民主法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生態文明、文化體制改革同步推進。開放型經濟達到新水平,長吉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強力推動,十大功能區開放載體和領先發展作用明顯增強,德國大眾、美國沃爾瑪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入駐,累計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683億元,實際利用外資40.9億美元。

加強景點景區建設。圍繞“一江一帶”建設,實施霧凇島、紅石國傢森林公園、拉法山國傢森林公園等重點旅遊項目建設,松花湖景區達到國傢5A級景區標準;高標準完成萬昌——孤店子溫泉帶規劃,統籌推進神農溫泉、聖德泉、紫禦溫泉等8個溫泉產業項目建設和運營。圍繞旅遊文化融合發展,完善龍潭山、帽兒山文物保護旅遊示范區規劃,啟動朱雀閣、明清船廠遺址博物館建設,修繕吉林文廟,完成佛教文化園、玄帝觀、吉林水師營博物館建設項目,著力建成一批精品旅遊文化景觀。

(一)大力發展旅遊文化產業,在旅遊文化名城建設上實現新突破

(五)突出抓關鍵環節,法治政府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健全重大行政決策機制,市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組建完成。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行政職權削減60%,為省內保留行政職權數量最少的市(州);市級行政審批項目減少11%,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全部取消。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在全省率先試運行,企業準入和重點項目審批“單一窗口”制度大力推行。市縣兩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改革完成。“政府法治大講堂”常態化開展,“法律六進”等活動載體效應持續增強。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政府行政效能、工作作風和整體形象發生瞭積極變化。

——重點指標增長穩中有進

(三)著力完備綜合服務功能,在生態宜居城市建設上實現新突破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發展中還有不少的困難和問題。一是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部分骨幹企業大幅減產,傳統產業效益下滑,全市規模工業持續低位運行,實體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很大。二是項目建設謀劃儲備不夠,一些在建項目推進不快,具有支撐性、帶動性的重大項目不多,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三是民生改善步伐與人民群眾的發展需求不相適應,在財稅收入增速下滑的背景下,公共服務保障能力不足的問題愈加突出。四是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有的單位和個別幹部服務意識不強、效率不高、抓落實不到位以及不作為現象依然存在。對此,我們一定以高度負責的精神,認真加以解決。

突出山水特色,以舊城改造和新區建設為兩翼,構築生態良好、特色鮮明、生活舒適的品質江城。優化城市空間佈局。實施“北部整合、中部優化、南部彰顯”發展戰略。北部,統籌規劃高新北區、經開區、化工園區、金珠工業區功能佈局,推進產城融合、聯動發展,打造產業主導的城市副中心。中部,加大舊城改造力度,成片棚戶區、危舊房、“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哈達灣區域完成“退二進三”,成為城市轉型發展新引擎。南部,控制開發強度,提升建設品質,推動永吉口前與城區對接發展,建成生態花園都市區。完備城市綜合功能。新建4座跨江大橋、7座立交橋,完成東西部快速路建設,軌道交通主城區段通車,打通斷頭路,暢通交通“微循環”;建設高速公路227公裡,實現高速“縣縣通”;改建農村油(水泥)路1000公裡以上。建設“一江四山”城市慢行系統,形成自行車+徒步閉環式慢行通道。提升市政公用設施建管水平,建設地下管廊140公裡,實現城區水洗公廁全覆蓋、生活垃圾不落地機械化收集。建設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全面提高城市管理能力。突出生態環境治理。全面加大區域生態修復治理力度,打造百裡生態長廊,建設海綿城市,持續開展清收還林,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57%,建成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堅決留給子孫後代一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傢園!加大改善民生力度。打贏扶貧攻堅戰,在省內率先完成8.1萬人口脫貧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以建設幸福吉林為目標,進一步完善城鄉就業、社會保障、住房安居、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體系,各項民生指標排在全省前列。

抓好新興產業培育。健康產業:發展健康醫藥產業,促進海王藥業等3戶醫藥企業、長白山蒺藜腦通膠囊等6個重點醫藥項目達產達效,快速形成醫藥保健產業集群;發展健康“養老”“養小”產業,著力建設長吉養老社區、中西醫結合醫院養老康復中心等一批醫養結合型專業機構,扶持社會資本建設提升一批月子中心、母嬰會所和早教機構,形成專業化、一體化健康服務體系;發展健康療養產業,依托溫泉資源,建設四季祥康溫泉社區、福郡明珠小鎮等一批康體療養項目,打造“溫泉+健康”療養保健新模式。航空產業:啟動二臺子機場改擴建工程,推進飛行區、航站區等基礎設施建設,抓好吉航民機維修、福航航空學院等重點項目。信息產業:加快通信基礎設施建設,4G基站比例提升到40%以上;推進省、市聯通數據中心項目,拓展江南數據中心商業化運營領域,大仝軟件外包基地建成使用,國傢“兩化”融合試點企業發展到10戶。新材料產業:集中開發高性能聚乳酸納米復合材料等新產品,加快生物基降解復合材料、車用耐高低溫塑料光纖等科技成果產業化步伐,丁苯橡膠、乙丙橡膠、1.3萬噸生物長絲等一批項目年內形成有效產能。先進裝備制造產業:抓好華微新型電力電子器件基地、森遠築路機械制造基地建設,鼓勵永大、龍鼎等企業開發高端產品,支持昊宇石化、明陽風電等企業擴大產能,推進旭峰科技3D打印、賽金得沖壓焊接線、吉煤煤機精密制造等一批重點項目成規模、增效益。

一、過去五年及2015年工作回顧

提升“吉祥天佑、林碧水秀”的城市品質,將我市建成獨具魅力的霧凇冰雪旅遊基地、休閑度假旅遊勝地、區域性旅遊中心城市和享譽全國的特色文化城市。構建旅遊新優勢。突出“一江一帶”旅遊發展核心。依托一江秀水,著力建設“一江三湖四山”景觀主軸線,規劃實施松花湖5A級景區等一批重大旅遊工程,構建外通內聯、集群發展的核心旅遊圈;依托萬昌——孤店子溫泉帶,統籌規劃佈局,創新溫泉+養生養老、+休閑健身、+現代農業等模式,發展特色溫泉產業集群,打造服務全省、輻射東北的溫泉旅遊產業基地。大力發展旅遊產業。打造四季皆宜旅遊產品,推進霧凇冰雪節、紅葉旅遊節等節慶活動形成產業鏈;加強北大壺、松花湖等冰雪設施建設,推進“全民上冰雪”,努力把“白雪”變“白銀”;建設霧凇島旅遊經濟區,開發八大霧凇觀賞帶,確立“中國霧凇之城”世界旅遊品牌地位。完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推進智慧旅遊,實施數字景區、智慧酒店、智慧旅行社等工程,建成功能齊全、方便快捷的旅遊信息服務體系;培育發展旅遊商品市場和特色休閑購物街,開發出一批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旅遊商品。到“十三五”末,旅遊業總收入突破1100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彰顯文化軟實力。深度挖掘、傳承和發展夫餘文化、滿族文化、船廠文化,加強文物本體保護和修繕,建設一批享譽國內外的文化遺產遺跡,打造北山、玄帝觀、天主教堂、清真寺等宗教朝聖祈福文化品牌,擴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知名度和影響力。推進影視制作、演藝娛樂、出版發行等傳統文化產業壯大,加快發展文化創意、動漫遊戲等新興文化產業,建設一批特色優勢突出的骨幹文化企業和文化產品基地,構築形成現代文化產業集群。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增強先進文化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精神引領作用。

——建設“6411”產業體系,全力構築新型產業基地

緊扣轉型升級主線,堅持創新與繼承並重,著力構建具有較強競爭力和支撐力的現代產業發展新格局。培育發展六大新興產業。發揮資源優勢,搶占制高點,大力發展以山為脊、水為脈、文為魂的旅遊產業,以醫藥醫療、養生養老為重點的健康產業,以二臺子機場復航、航空產業園建設為載體的航空產業,以電子信息制造、電子商務、雲計算、軟件服務外包為支撐的信息產業,以特種纖維及復合材料、新型有機化工材料、新型金屬材料和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為核心的新材料產業,以交通運輸設備、智能裝備、節能環保裝備、化工機械為代表的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努力打造輻射東北、面向全國的新興特色產業集聚區。“十三五”期間,六大新興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0%以上。鞏固壯大四大支柱產業。化工產業突出“補鏈”,依托原料多元化拓寬產業發展空間,完善和延伸丙烯及聚氨酯、基礎化工結構升級、資源綜合利用、生物質化工四大特色產業鏈,建成國傢級新型化工產業基地。汽車產業突出“上量”,以一汽大眾DY整車項目建設和一汽吉林汽車升級改造為核心,加快發展兩大汽車產業基地、五個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實現整車產能100萬輛,打造全省汽車產業新核心。冶金產業突出“轉型”,大力發展“圍鋼經濟”,改造爐料、拓鐵優鋼、提升有色,建成東北地區重要冶金產業基地。農產品加工業突出“提質”,著力打好質量牌、安全牌,發展現代農牧業和農產品深加工全產業鏈,建成全國重要的綠色有機食品加工基地。提升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大幅提升與生產制造的融合度,加快發展現代物流、金融、技術研發、會展和專業服務業;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便利和高品質轉變,重點發展商貿、房地產及傢庭服務業,實現服務業發展新的躍升。積極發展現代農業。以建設現代農業產業、生產、經營三大體系為核心,大力發展特色效益農業,萬昌、孤店子先導區建成全國現代農業示范區、中國食品質量安全國際合作試驗區和國傢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38%的鄉鎮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

——提升城市功能形象,全力打造生態宜居城市

過去五年是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的五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規模工業增加值、地方級財政收入年均分別增長9.2%、5.3%和6.8%(預計數,下同);人均生產總值達到5.7萬元,高出全國平均水平7500元;實施億元以上項目1260項,固定資產投資累計突破1萬億元,年均增長16.9%;科技經費投入是“十一五”的5.1倍,年均增長49%;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躍上千億級臺階,民營經濟成為支撐全市經濟的“半壁江山”,多業並舉、多元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架構基本形成;三次產業結構調整到9.4:46.5:44.1。

各位代表,“十三五”發展藍圖已經繪就,這是科學指導我市轉型發展的目標引領和戰略重點。我們要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從現在開始,一年接著一年抓,一項接著一項落。為全面夯實未來發展支撐,今後五年規劃實施“6411”、基礎設施、城鎮化、社會民生等18大工程包、2000項以上重點項目,計劃完成投資超萬億元。

三、2016年工作台中坐月子中心價格台中月子中心月子餐介紹安排

按照“十三五”發展總體部署,今年主要預期目標安排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5%,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長3.5%,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增長12%,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0%和11%,節能減排完成省下達任務。

市 長 張煥秋

吉林市兩會

打造特色旅遊文化品牌。組織好中國首屆道教文化藝術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端午節龍舟賽等重大節慶賽事活動,積極發展節慶賽事特色品牌。抓住北京承辦2022年冬奧會契機,啟動“全民上冰雪”計劃,規劃建設霧凇室內體驗館,爭創國傢級冰雪訓練比賽基地,做大以賞凇、滑雪、浴溫泉為主題的冰雪旅遊品牌。培育國傢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范縣2個、節點鎮7個、示范村10個、星級示范企業10戶,打造具有鄉土風情和地域特色的鄉村旅遊品牌。整合旅遊資源,精心策劃覆蓋全域、全時節的特色旅遊線路,創建“國傢全域旅遊示范區”品牌。

提升綜合服務水平。以改善吃、住、行、遊、購、娛條件為重點,加快佰金翰、維也納等一批四星級以上酒店建設進程,完成青山連接線、松濱東路改造等景區道路工程。啟動“互聯網+旅遊”平臺建設,發展網上查詢、預訂、支付、投訴等服務,建設遊客服務中心。完善旅遊商品體系,加強研發設計、生產加工和銷售網絡建設,統一開發運作東北三寶、浪木根雕、烏拉貢品等特色旅遊商品。充分發揮人民大劇院、全民健身中心等演藝載體功能,策劃開展大型商業演出,推出一批精品駐場演藝節目。加強在國內主流媒體的宣傳推介,開展影視拍攝、文學創作、藝術寫生等主題活動,不斷擴大我市對外影響力。

(二)著力構建現代產業格局,在新型產業基地建設上實現新突破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全口徑財政收入占GDP比重達到13%;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三次產業比重調整到8:42:50;城鄉一體化協調發展,城鎮化率達到61.7%;人居環境顯著改善,生態環保指標位於全省前列;人民生活質量大幅提升,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0%。

(三)突出抓重點領域,促改革紮實推進。市場體系改革不斷深化,“五證合一”企業登記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辦結時限由30天縮減至3-5個工作日,營業執照頒發數量增長27.1%;放開建築領域技術台中高級月子中心服務市場,新增中介服務機構15傢。國資國企改革成效明顯,理順國有企業出資關系,國資監管能力進一步提高;50戶國有企業完成主輔剝離任務,國有資本入股民營企業程度不斷加深。社會領域改革穩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深入開展,義務教育“大學區”管理試點啟動,縣級公立醫院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市歌舞團上市工作進展順利。農村綜合改革實現新突破,新流轉土地2.7萬公頃,基本完成28個鄉鎮土地確權任務,發放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收益保證貸款1.86億元。金珠、岔路河、明城列入全省擴權試點鎮。

針對瓶頸制約因素,集中開展征地拆遷、融資、手續辦理、招商攻堅活動,豐滿大壩重建、聚源聚醚多元醇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加快,5000噸粘膠長絲連續紡、4萬噸乙丙橡膠、萬豐工業園等項目投入生產;實施城建及交通重點工程181項,火車站西廣場、吉林大街中段隧道、污水處理廠二期、全民健身中心、人民大劇院等工程建成使用,長吉南線、吉哈高速、地下綜合管廊等工程進展順利。全市建設億元以上項目552項,竣工183項;新開工3000萬元以上招商項目402項,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071億元。

抓好現代農業發展。打造現代農業樣板。加快萬昌、孤店子兩個現代農業先導區建設,實施好一批農田灌區基礎設施和農業產業化項目,落實好29項現代農業指標體系;促進中新吉林食品區發展提速,新建續建生豬產業化等10個產業化項目,國傢區域食品和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投入使用,爭取更多產品進入以新加坡為主的國際市場。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推廣17項糧食增產技術,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6987公頃,農業綜合機械化率提高到74.5%;壯大蘆筍、食用菌等10大特色產業,抓好50個特色標準園區建設;完成無疫區建設任務,新改擴建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場210個;整合松花湖漁業資源,全力塑造吉林漁業發展新形象。加強農業品牌建設。打響“中國粳稻貢米之鄉”品牌,擴大長白山黑牛、吉林花豬、黃松甸木耳、長白山林蛙等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新增“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22個。

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73億元,同比增長6.5%;規模工業增加值810億元,增長6%;固定資產投資2640億元,增長14.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11億元,增長9.5%;全口徑財政收入突破300億元,增長9.8%;地方級財政收入132.8億元,增長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35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60元,與經濟增長同步。

加強城市建設管理。提升城市承載能力。建設城建重點工程147項,完成投資138.6億元。實施九江大路西段、經四路等19項功能區基礎設施工程,開工哈達灣南北幹線等17條地下綜合管廊,啟動城市軌道交通融冰除雪實驗項目,新建續建長吉南線、九站高速出口改造、白山大橋、松江南路、深圳東路等路橋工程,完成26項路橋維修改造任務;高水準美化綠化亮化沿江兩岸等區域,完善提升人民廣場、世紀廣場等配套設施。提高城市管理精細化、網格化、常態化水平。理順城市管理體制,全面實施綜合執法,構建“大部門制”城管執法格局;啟動智慧城市建設,總結推廣豐滿區網格化城管試點經驗,搭建數字化城管平臺;深入開展“溫暖傢庭、整潔樓道、和諧社區、暢通街路”創建活動,繼續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梯次推進城鎮化建設。以國傢新型城鎮化試點建設為統領,拓展五縣(市)發展空間,吸納農村轉移人口,打造次級中心城市發展極;充分發揮金珠、北大湖等示范城鎮帶動作用,完善城鎮規劃設計,實施“三區三改”,加快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鎮。

突出生態環境建設。讓“水更清”,加大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開工龍潭川、北大溝、東大溝綜合整治工程,改造治理遠大河、豐滿溝水體,實施市污水處理廠一期提標、二次供水改造等水污染防治項目,加快松花江生態長廊、溫德河濕地公園建設。讓“天更藍”,建立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機制,實施9戶重點工業企業煙氣脫硫工程改造,工業企業煙粉塵排放達標率達到95%以上;完成城區禁燃區90%燃煤小鍋爐整治任務,推動大中型餐飲企業油煙治理達標,淘汰黃標車1000輛,實現秸稈綜合利用20萬噸以上。讓“地更綠”,做好晨鳴紙業搬遷後污染場地修復、松花湖近湖區生態修復工作,開展好污染土壤修復與綜合治理試點示范;啟動農藥化肥零增長行動;實施礦山整治工作;鞏固清收還林成果,再還林50萬畝以上。讓“農村更潔凈”,提升“六清”標準,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集中創建10個省級美麗鄉村、62個樣板村。

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守住底線、突出重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最大程度地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開展精準扶貧攻堅,實現貧困村和貧困人口脫貧任務“雙過半”。落實低保“補差式”救助,城鄉低保標準分別達到上年度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和30%。深化醫保支付制度改革,城鎮職工和居民門診慢性病、重大疾病報銷病種擴大到26種。穩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適度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改善居民生活條件。改造城市棚戶區和危舊房7300戶、50萬平方米,分配公共租賃住房2800套、發放租賃補貼7500戶。啟動松江路、濱江路25公裡城市慢行系統;新購公交車150臺,新開、調整公交線路20條;維修改造89條小街小巷和43個小區配套設施;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00公裡。鋪設燃氣配套管網15公裡,更新供熱管網110公裡,改造9條雨污排水管線,新建改造水洗公廁69座,啟動建設餐廚廢棄物處理廠。抓好“菜藍子”工程,繁榮穩定市場供應。發展社會事業。努力改善辦學條件,新建改建公辦幼兒園45所,改造義務教育薄弱校38所,實施“寬帶網絡校校通”建設。加大醫療惠民力度,免費為1萬人提供心腦血管疾病高危篩查,實施市第六醫院和市結防所等改建項目,吉林衛校異地新建工程年內竣工。積極開展國傢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工作,啟動市廣電傳媒中心、美術館建設,組織開展廣場文化活動周、公益電影放映等活動,進一步活躍城鄉居民文化生活。實施冰雪奧運冠軍培育計劃,開展系列體育建身活動,承辦好CBA、全國高山滑雪賽等大型體育賽事,打造東山體育運動核心圈。堅決維護社會安全穩定。完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嚴格落實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強化重點領域專項整治,堅決杜絕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防范和打擊非法集資,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加強依法治訪,全面落實事涉單位主體責任和屬地穩控責任,強化“五位一體”包保措施,加大“事要解決”力度,妥善處理好人民群眾的合理訴求。加快智能交通和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健全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進一步提升社會治理科學化水平。加強國防動員和人民武裝工作,促進軍地融合協調發展。

(四)積極推進改革創新,為城市轉型發展提供強大動力支撐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牽引,落實一批重要改革事項。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全面完成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分類做好國企改革工作,調整優化國有資本佈局結構,打造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集團;推動金控集團、水務集團、歌舞團等企業改制上市,加快國有資本證券化進程;規范董事會建設,推進外派監事會設立,強化國有企業監督。推進市場體系改革。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編制完成負面清單,實現企業註冊全程電子化;進一步放開建設領域技術服務市場;科學調整居民污水處理費,推進民用天然氣階梯價格改革,深化供熱及交通、旅遊相關價格改革。推進投融資改革。整合國有資源,按照成熟一支設立一支的原則,加快產業發展基金組建;擴大PPP合作成果,力爭更多項目進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范疇。推進社會領域改革。繼續實施義務教育“陽光入學”,調整優化學校佈局,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紮實做好公立醫院改革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鼓勵社會資本采取股份制合作方式參與公立醫院發展建設,推行分級診療就醫模式。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啟動國有林場、供銷社改革,繼續開展土地收益保證貸款和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工作,土地流轉面積達到12萬公頃,完成33個鄉鎮土地確權任務。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強化科技創新。實施100項科技攻關及產業化項目,在新材料、通用航空、信息技術等重點領域實現新突破;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與中科院、吉林大學等域外高校院所合作籌建產業技術研究院,推動駐吉高校與本地市場深度融合,培育科技“小巨人”企業200戶;高起點規劃科技創新城,啟動高新北區核心區一期項目建設。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依托巨邦軟件園、電商產業園、科技大市場台中產後護理中心等載體,大力發展市場化、專業化、集成化、網絡化的“眾創空間”,建設10個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帶動城鎮新增就業9萬人。深入實施“萬名創業者、萬名小老板”工程,全面開展“互聯網+小微企業”行動,民營經濟主營業務收入增長8%。實施江城英才創新創業扶持計劃,培育、引進一批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雙創”團隊;完成職教產業園區主體工程建設,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積極探索職業教育與產業融合發展模式,著力培養一大批適應產業發展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吉林市兩會

發佈時間:2016-01-20 14:54:55來源:中國吉林網作者:本網微博: 政 府 工 作 報 告

(一)突出抓經濟運行,穩增長收到實效。把穩工業作為穩增長核心任務,投入1.7億元,實施一系列定向精準措施,工業經濟在嚴重困難情況下保持平穩運行。放大“種子基金”“助保金池”規模,加強銀企保合作,為247戶企業解決融資需求104億元,幫助50戶企業落實倒貸資金100億元;強化產需銜接,化纖集團本地化采購率提高到83%,地產水泥本地化銷售率達到80%;加大“上爭”力度,33戶企業納入省用電獎補范圍和省直購電試點;推動企業挖潛增效,重點虧損大戶同比減虧2億元,52戶“雙停”企業恢復生產,142項重點建成項目達產達效率提高到81%。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建創業孵化基地8個,新增“四上”企業300戶,新生成個體工商戶2.8萬戶,民營經濟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0%。提升消費對穩增長的拉動作用,霧凇冰雪節、汽車及房產博覽會等消費載體功能不斷放大,健康養老、文化教育、醫療保健等新興消費蓬勃發展;“霧凇號”旅遊列車開通,休閑遊、度假遊市場持續升溫,旅遊總收入增長25%;電子商務快速興起,淘寶特色中國·吉林市館建成使用,“一網全城”用戶規模持續擴大,蛟河、樺甸進入全國首批農村電商示范縣(市)行列,47個“村淘”服務站建成運營,全市網絡零售交易額增長65%。

現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堅持從嚴治政,持續推進作風建設。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主動接受司法、媒體和公眾監督。全面實施財政預決算、“三公”經費、征地拆遷補償等重點領域的信息公開,深化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推進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領導幹部履行經濟責任審計全覆蓋。鞏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自覺踐行“三嚴三實”,持續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努力建設一支勇於作為、敢於擔當、勤政為民、清正廉潔的人民公仆隊伍。

為有效落實全年任務,按照“十三五”18大工程包安排,今年計劃實施5000萬元以上項目500項,其中,“6411”產業項目工程包310項,基礎設施項目工程包100項,社會民生項目工程包45項,城鎮化項目工程包10項,生態環保項目工程包10項,其它25項。發揮招商引資對項目建設的支撐作用,圍繞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瞄準國內外知名企業和戰略投資者,積極“走出去”“請進來”,開展精準務實招商,推進招商引資不斷取得實效。年內謀劃包裝5000萬元以上招商項目500項,新開工重點招商項目300項,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200億元。

各位代表:

分享到:新浪微博騰訊微博 [責任編輯:邱敬俞] 1 2 3 4 5 下頁 尾頁
arrow
arrow

    rbwpf241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